自尊漫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9-03浏览次数:1678


    
        在日剧《一升的眼泪》里,活泼、健康、开朗又漂亮的女孩亚也在考入高中后不久被确诊为患了脊髓小脑变性症,走路、写字、言语、吞咽……这些原本对她来说天经地义的行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一一丧失。
        眼睁睁地跌倒在地而无法用手支撑,不再能用筷子夹起自己想吃的饭菜,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写字歪歪扭扭,握笔很费劲,说话开始慢慢吞吞直至最后只能用微弱的手指点着字来艰难地表达自己,甚至吞咽也开始变得困难……
        从来丧失都是比未曾拥有更加令人痛苦的感受,因为那些曾经拥有的经历会因为丧失而变得更加深刻和难以磨灭。
        亚也从一个活蹦乱跳、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健康女孩到只能以电动轮椅代步,一切依赖他人照料的残疾人,最终只能瘫痪在床丧失包括言语在内的一切行动力,想动动不了,想说话却又说不了。
亚也在经历生理上、行动上不断丧失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葆有的坚强和微笑是高自尊水平的最好诠释,就连那一升的眼泪也是积极和乐观的表达,让人动容。
  
        什么是自尊
        先来做个小测试,指出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下列说法,并在最能描述你对自己的感受的数字上画圈。
 
完全
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完全
同意
1. 有时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0
1
2
3
2. 我认为自己很不错。
0
1
2
3
3. 总的说来,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0
1
2
3
4. 我希望对自己能有更好的尊敬。
0
1
2
3
5. 有时我确实感到自己很无用。
0
1
2
3
6. 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不比别人差。
0
1
2
3
7. 总体上,我对自己很满意。
0
1
2
3
8. 我感觉自己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
0
1
2
3
9. 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0
1
2
3
10.我可以做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好。
0
1
2
3

        要计算分数,首先把5个负向题的得分(1、3、4、5、8)翻转过来:0=3;1=2;2=1;3=0;然后把1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你的总分应该在0到30之间。分数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自尊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基于你对以下这些问题的态度:
        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你所从事的工作(学业)
        你的成就
        你认为别人是如何看你的
        你的生活目标 
        你在世界上的处境
        你的成功潜能
        你的强势与弱点
        你的独立性或自立能力
        当然,你还可以加上其他的一些你认为重要的因素。
        在一般人群中,高自尊具有这样的特点,既高度喜欢自己和热爱自己,经常会有一种很high的感觉,对成功抱有恰当的态度。低自尊并非意味着对自己的全盘否定,而是略微积极地看待自己,或者正反感情并存。
        一些心理学家采用情感取向来理解自尊的本质,这种取向认为自尊是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它通过非理性的过程形成(非理性在这里指不依靠逻辑)。其他心理学家则从更认知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们相信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对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特质的评价。
        那么,自尊又是如何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呢?先来举一个例子吧。小时候有没有问过妈妈这样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还记得妈妈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吗?通常,西方的父母会满怀欣喜地告诉孩子:你是上帝带给我们的礼物;而中国的父母经常会不经意地说:你是我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想象一下,听到前一种回答的外国小孩很可能会因为自己是一份美妙的礼物而满心欢喜,听到后一种回答的中国小孩却很可能灰溜溜地闭嘴,想着自己被捡回来时会有多脏多臭……
        儿童的思维是非常直接的,礼物对他们来说是好的评价,而垃圾捅总归是个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场所。一个不被人喜欢的儿童不仅认为父母不喜欢他,也认为自己非常讨厌,没有人会喜欢他。相反,特别招人喜欢的孩子长大后不仅对父母的情感非常自信,同时相信其他人也会喜欢他。虽然逻辑上无法证明,这种天生的过度泛化却是一个规则。也就是说,童年的早期经验是自尊形成的基础,较高的自尊水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关爱、鼓励和支持。
 
        对于失败的看法
        自尊发挥作用最大的地方是在人们面对消极的反馈时,比如在某个方面失败,被别人轻视或者拒绝,甚至被朋友责备或者反对。作为理解这些影响的第一步,让我们首先看看下面这两个小插曲:
        你在公司勤工助学做兼职,主管让你准备一个项目的建议报告,在仔细考察了该项目后,你觉得它应该被批准。你认真地准备好一个报告,里面列出了你的立场,并把它交给主管。主管读了你的报告后,拒绝了你的建议。
        现在已经是午饭的时间,你打算到食堂吃点东西。你看到寝室里其他三个室友在一起讨论,不一会儿,他们三人一起出去了,但是没有叫你。
        这样的经历会给你怎样的影响?它们会让你感到悲伤和不悦吗?抑或是愤怒或沮丧?他们会影响你对自己的感觉吗?你的答案将会暴露出你的自尊水平。这样的经历会给低自尊的人很多的伤害,让他们觉得自己十分羞愧和耻辱,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用,也不受人喜欢。对高自尊的人来说却不是这样。高自尊的人遇到消极反馈的时候会觉得悲伤和失望,但他们却不会感到羞耻和耻辱。他们并不像低自尊者那样把失败当成是个人的原因,他们也不会感觉自己很差。这里所指的失败是所有涉及到与自我有关的消极反馈。它不仅包括所有与成就相关的失败,也包括在运动方面的失利,以及很多人际方面的不良后果,包括他人的拒绝、批评、感到不被感激,或者被人忽视等。
        在行为反应上,不同自尊水平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如果让你在现在得到一个每小时8元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有85%的机会得到每小时15元的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之间做出选择。有研究者发现,低自尊者特别倾向于避免冒险,对此,研究者是这样解释的。他们认为从事冒险性的选择不仅会影响经济的收益,也能产生消极的心理后果。因为如果冒险不成功会对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提出置疑。由于低自尊者更容易受到消极的自我相关反馈的干扰,他们会选择心理上更安全(虽然可能回报更少)的策略。因此要注意,并不是经济的损失让低自尊者不愿冒险,而是他们要通过避免知道自己做出了错误决策来保护自己。
        自我妨碍是指人们有时会为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如果这样做可以让自己保持胜任的形象。比如:在考试前不学习就是一个自我妨碍的例子。自我妨碍同时具备两种功能:(1)它为失败的痛苦提供了自我保护(你可以抱怨没有准备,而不是将失败归因为能力差);(2)如果成功了则提供了自我增强(没有学习就能考好,你就可以宣称自己拥有超高的能力)。
 
 
        提高自尊的建议
        虽然童年期的经验是自尊的重要基础,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自尊水平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已经长大了,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已不同于儿童时代,相反,我们有了更多、更自主的行动力,请试着迈开脚下的第一步。
        告诉自己:我做不好也没关系,那并不意味着我很差。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懂得用不同的价值体系来评价自己,不要总是拿自己的手臂去和大腿比粗细。我们需要取长补短,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扬长避短,展现令自己满意的一面。
        对于自己能够掌控的、驾轻就熟的行为和能力要多一些肯定,做得好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因为你在这方面有能力,这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对你很重要。
        无条件地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自尊的改变需要更多集中在对自己的整体感觉上,而不是基于对能力或者品质的认知判断上。自尊不是一个判断而是一种感觉。它不是依赖于对他是什么这样一种毫无感情的思考,而是基于他是谁这样一种充满感情的知觉。
 
        可能经历的丧失
        我们愉快地生活,安心地学习,和周围同学关系融洽,感受身边一切的美好,这些快乐的体验并不是天经地义又理所当然的,也许突然之间的一个哪怕是极小的变故也会使我们经历丧失,或者是看到身边同学、朋友正在经历着的丧失。
        对于正在经历丧失的你,如何以较高自尊的心态来面对丧失呢?
        学业成绩的退步,勤工助学岗位难求,和同学的关系忽冷忽热,家境大不如前……在一大堆雪上加霜的事情面前,请先保持冷静,不要把所有的丧失都归结为是自己的无能,这有助于抑制自己的悲伤情绪,从而留出尽可能多的心理资源来重拾自己的行动力。小小的阿Q精神可以起到心灵润滑剂的作用。决定成败除了个人因素外,环境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只不过在真的遇到挫折时,很少会想到那些简单又理性的陈述。 
        人是多维的,是立体的,对自己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的暂时退步并不表示工作能力也在下降,和寝室同学关系一时难处并不等于和其他人也会闹僵,一味地以偏概全地数落自己的种种不是,只会让自己顺着低自尊的阴沟一路跌倒下去。
        鼓起勇气坦然地接受帮助。在突然遭遇丧失和变故时,总能看到周围关切的目光,触碰到他人伸出的援手。请坦然地接受这些关切和帮助,输血的目的是让你尽快恢复自身的机能,而非剥夺你的行动力,更不是替代你的行动力。至于说到感谢和回报,那就请将这份爱心延续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伙伴身上。
        从来没有人不给别人添麻烦,你应该也不例外。
 
        旁观他人的丧失
        有人遇到困难了,你应该伸手去帮助他。朋友哭了,应该关切地问一声“怎么了”。把你心里温柔的关怀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就行了。真诚的表达远比拐弯抹角更容易让人准确接收。
        “看我什么地方可以帮你啊?”
        “昨晚睡得好不好?”
        “饭吃过没有啊?”
        “这本参考书你是否需要?”
        ……
        也许,你需要去感谢接受你帮助的人,因为你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广博的快乐。
 
        最后,让我们以《一升的眼泪》中亚也的经典台词作为本文的结束——
        跌倒又有什么关系,还可以再站起来。跌倒后可以顺便仰望一下天空,蓝蓝的天啊,今天也在无限延伸朝着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