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心育人”工作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乐嘉立发布时间:2023-04-21浏览次数:10


4月21日下午,2023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活动季系列活动之“家校协同,育心育人”工作研讨在徐汇校区顺利举行。市教委德育处杨长亮副处长,同济大学赵旭东教授、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李正云主任、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钱捷主任,上海师大学生工作部(处)部长韩刚出席,校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吴燕霞主持,全校心理辅导员及心理老师全程参与。

韩刚对莅临上海师大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也感谢教委和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他介绍了今年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季结合学科特色开展的精彩纷呈的养心健心活动,同时也指出上海师大作为未来中小学生教师的培养基地,提升家校协同能力在师范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

杨长亮强调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师大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季的设计内容、学生参与效果等方面予以肯定,表示上海师大心理中心作为全国、上海两级示范中心,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作用。家校协同工作项目推进要兼顾市级层面,结合不同高校的特色,对工作内容进行统一规范。


上海师大的工作汇报从一幕学生主演的“家校合作唤生机”为主题的心理剧展开,用心理情景剧的形式浓缩呈现了高校危机干预中家校协同工作的难点,和多方会谈、系统联动干预的策略探索 。

结合展演的心理剧,吴燕霞从四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贯彻落实有关家校协同育人的政策法规,系统梳理师大从专题培训、辐射服务到构建危机干预家校晤谈机制的前期工作基础,明确“家校协同育人项目”的任务与要求,提出编撰《心理健康教师家校协同工作手册》的框架构想。


李正云肯定上海师大前期的大胆探索和付出的努力,希望家校协同工作要注重指导性、合作性、对话性、导向性、协同性、操作性等六个方面,强调手册内容要凸显实用操作功能,增加问题导向式的互动对话,提升话语的温暖性,能够让心理教师做到即拿即用。

赵旭东教授作为全国知名的家庭治疗专家,非常认可开展家校协同工作探索的意义和必要性。他指出不同教育阶段,家校育人的效果有所差异,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权的前提下,需要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和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同时在手册编写中加强对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重视,做好家校医融合推进。

钱捷从一线辅导员的职责与工作特点出发,提出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角色分层,可以加入更适合辅导员的口语化专业话术,增加手册在开展心健工作中的适用面和实用度。会后,赵旭东教授还就辅导员们提出的具体工作卡点、难点进行答疑解惑。


研讨会聚焦“家校协同,育心育人”主题,充分研讨交流,提炼前期经验,开拓系统视野,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成果展现的方方面面,上海师大将结合专家领导的宝贵建议,做好项目从“0”到“1”的启动和推进,为“1”到“2”的进阶和示范打好基础,通过项目开展更好指导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为高校系统家校协同育人探索科学和务实的工作模式做出贡献。


 

2023年4月21日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