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提升辅导员家校协同育人能力,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于2025年3月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活动。3月21日,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吴燕霞新学期心理健康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重点介绍了本学期辅导员的“心”赋能系列培训活动。该培训计划包含三大特色模块:家校协同专题培训、危机干预实务演练和特色心理活动策划。系统解析了家校会商标准化操作流程,涵盖会商启动、信息采集、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案制定等关键环节,着重强调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等多系统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首场家校协同专题培训于3月28日举行,吴燕霞主任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家校多方会商的标准流程与注意事项,帮助辅导员掌握科学的沟通技巧和协作方法。活动特别设置情景模拟工作坊,参训辅导员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深度还原会商议事全流程。
理论授课后,培训进入示范教学环节,全景展示标准的会商流程。示范团队现场模拟了一场完整的会商过程。他们以“大三学生持续自伤”为案例,在心理专家领导下,依次完成会商筹备、议程推进、总结收尾三阶段模拟演练,精准实践多方信息整合、风险评估及危机干预预案制定等专业技能。
下午的分组演练将培训推向高潮。参训人员分为5个小组,在专家指导下开展沉浸式演练。各小组围绕不同危机案例,轮流扮演辅导员、家长、医生等角色,亲身体验会商的各个环节。督导专家对每组演练都给予细致点评,帮助大家提升专业技能。沉浸式培训有效强化了辅导员在家校医协同机制中的枢纽作用,通过规范会商流程提升危机干预时效性。在本次演练中,参训人员不仅掌握了标准流程,更深刻体会到不同角色的心理需求,辅导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收获转化为工作实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理论讲解-示范引领-实战锤炼”的三阶模式,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更搭建了家校协同的心理育人平台。下一步,心理中心将持续深化”心”赋能系列培训,打造一支专业过硬、情怀深厚的心理育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