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督导专家支持,聚焦疑难同行交流

发布者:乐嘉立发布时间:2023-09-29浏览次数:10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同行论道,养心润心。9月28日下午,由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聚焦海湾,加强交流——海湾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督导”系列新学期扬帆再启程。本学期首场督导由上海师大承办,共有来自上海师大、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9所兄弟院校的专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及研究生实习咨询员,和来自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心理老师,共68人参与。

本次案例督导采用内外圈的形式进行,特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徐勇老师担任专家督导,上海师大心理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徐笑凡提交了“一例躯体化及空虚感个案”接受督导,校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吴燕霞主持。

督导伊始,咨询师从来访者基本资料、咨询过程与概念化、困惑与需要督导的问题三方面报告案例;督导师邀请内圈咨询师分享对案例的感受、提出对个案信息的好奇或疑问;内圈咨询师就咨访关系、躯体化症状的心理意义、早期创伤记忆等方面展开探索与讨论。徐勇老师学贯中西、实战丰富,分析全面又生动有趣,他首先肯定咨询师稳定抱持的咨访关系对来访者心理创伤的疗愈作用;提出从个体素质、环境刺激两方面探索来访者心理失衡。督导师引领大家由来访者不断变化的外在躯体化症状、持续提升自我要求的行为表现方面入手,共情探析其强迫与自恋型人格下的“恐惧”、“愤怒”、“焦虑”、“悲伤”,理解其在咨访等人际互动中体现出的情绪情感“隔离”,解释其躯体化疾病这一现实因素对原有心理行为模式的挑战与调整需要。督导师建议咨询师继续保持稳定抱持的咨访关系,看到症状的意义在于“提醒当事人现有心理行为模式已不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做出调整”,尝试用“此时此刻”引导来访者觉察、体验当下情绪感受,并结合学校心理咨询的设置特点,建议保有来访者一定的大学适应功能,合理安排咨询节奏。

海湾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督导是上海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传统品牌项目,源起于心理中心从2007年起开展的两周一次内部个案督导。2008年起,督导每月一次面向上海高校同行开放,并相继举办了校内专家案例督导系列(2007-2008年) 、同伴专家案例督导系列(2009-2010年)、精卫专家督导系列(2011年)、学科专家督导系列、示范中心专场系列(2012年)、中青年专家督导系列(2013年),2014年起,学校作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牵头搭建 “海湾高校心理咨询案例督导”系列。在近17年中,上海师大心理中心共举办校外督导170场,累计惠及沪上心理同仁6000多人次,旨在通过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横向交流平台,辐射和服务奉贤海湾校区及相邻区域,加强上海兄弟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

在未来,上海师大将继续发挥“全国-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两级示范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专业服务辐射范围,推动上海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共同凝聚同道支持力、提升专业胜任力,强化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品质! 

 

供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